新华社哈尔滨2月7日电 闲记:他在运动员村诊所过生日
新华社记者张武岳、孙哲
记者6日晚来到哈尔滨亚冬会亚布力赛区运动员村诊所采访时,一个特殊的生日宴正在进行。
诊所会议室的桌子上,摆着一个蛋糕、几瓶饮料,“寿星”孙铁为走进来后,脸上满是惊喜和感动。“诊所不大,人也不多。但我自始至终都没听说同事们的‘秘密’策划,有点意外,大家真是有心了。”
孙铁为是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急诊中心外科主任,也是这个小诊所的负责人。他的生日是2月7日,和亚冬会开幕在同一天。“我们提前给他庆生,悄悄策划了一下。”诊所护士长徐宏热情爽朗,她招呼记者一起参加这个特别的生日宴。
记者同在场的30多名诊所医务人员一起,唱起生日歌,为“寿星”送上生日祝福。吹蜡烛之前,孙铁为闭眼许愿。
“这么特别的场合,您许了啥愿望?”记者好奇地问。
“暂时保密。”孙铁为笑道。
吃完蛋糕后,记者和孙铁为攀谈起来。他们已经前后忙活了近两个月时间,为亚冬会做好准备。自1月31日运动员村开村以来,这个诊所开始接诊,负责参赛运动员、随队官员和村内工作人员等2000多人的常规医疗服务、公共卫生服务及24小时急救转诊服务。
随着赛事临近,诊所接诊量越来越大。“刚刚送走了两名韩国运动员。他们此前受伤,这次来复诊。经过我们的仔细检查后,他们可以放心参加接下来的比赛了。”孙铁为说。
“多久没回家了?”
“20多天吧,具体记不清了,春节也是在这儿过的。上次回家就是拿了一下换洗衣服,就赶回来了。”
运动员村诊所是赛事期间受伤运动员接受治疗的首站,对保障运动员健康至关重要。孙铁为说,除了日常接诊外,他们还加强急诊急救演练,提升应急处置能力,确保在紧急情况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应对。“做医疗保障,就是要有各种预案,想到所有可能的情况,以及情况出现后,是否有合适的方法和手段,需要做的工作太多了。”孙铁为感慨。
孙铁为边跟记者聊天,边展示手机里家人们给他送上的春节祝福和生日祝愿。他说,亚冬会是一件大事,也是一个好机会,可以展示中国人民积极向上、拥抱世界的良好精神面貌。“我代表的不仅是哈尔滨、黑龙江,更是所有中国医生,医疗保障这个事,必须办好。”
记者采访诊所中其他医务人员时了解到,孙铁为是医院的外科“大拿”,一个月能做超过100台手术,不少患者慕名而来,去找孙铁为,但最近两个月都“扑空”了。
“好在有科室其他医生的付出,医院的正常诊疗没有耽误。”孙铁为说。
在诊所中庆祝生日和走访时,记者一直在思考,一群可爱的医务工作者,他们不仅仅有高超的医术,还有乐于奉献的精神、面对困难的勇气,这或许也是体育精神的体现。
临走前,记者不忘再问之前的问题:“您许下的生日愿望,到底是啥?”
这位外科“老资格”的笑容中,突然有了一丝腼腆。“我的生日不重要,亚冬会开幕才是大事。生日愿望很简单,希望亚冬会顺利开幕,顺利进行。所有人都健健康康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