创新在实战:让电子干扰失效的光纤无人机走向战场 -新华网
新华网 > > 正文
2025 02/06 17:05:49
来源:中国航空报

创新在实战:让电子干扰失效的光纤无人机走向战场

字体:

  光纤制导操控的无人机,就是通过光纤连接无人机和操作员,以此来传输控制信号和视频数据,而不是依靠传统的无线电频率来操控无人机飞行。

  目前,走入战场的光纤制导无人机运行原理,就是把光纤作为安全的高宽带连接,能实时传输反馈视频和控制信号,避免传统的射频干扰或GPS反制措施,使得操作员能远程安全可靠控制无人机,从而避开对方运用各种反无人机电子干扰尤其射频干扰战术,具有比现在依赖GPS和射频信号的无人机无法比拟的优势。另外,有些光纤甚至还可以直接为无人机提供电源,这意味着无人机无需担心机载电池容量,可以飞行更远,实现远程奔袭作战。

  光纤制导无人机的性能优势

  一是抗干扰能力强,精确打击。现在的无人机的控制方式均采取无线电控制,很容易遭到对方电磁干扰后而失灵,丧失作战效能。而光纤制导操控技术,就能解决困扰多时的电子干扰问题,将无人机的毁伤成功率提高好几倍。这种无人机通过使用光纤进行控制,能够有效克服传统无接触控制方式的缺点,特别是在电子对抗干扰及物理屏障环境中,展现出极高的精确度和适应性。报道称,光纤制导操控的无人机在对方电子干扰环境中,能在1500米、5000米或10千米等不同范围内对目标实施精准打击。

  二是战术机动灵活,价格低廉。光纤制导的FPV无人机,操作更为简单,战术机动灵活,甚至可以追踪敌方的坦克装甲车辆,飞入建筑物内,找到目标启动爆炸。有的光纤制导操控自杀无人机价格低廉,重量很轻,而且民用市场上也有现成的光纤网络控制协议,可以用来操控无人机。

  三是信号传输稳定,图像清晰。光纤制导操控的无人机,能够在复杂多变的战场环境中保持稳定的信号传输,使得操作手能够精确控制其在地面飞行的轨迹,能精确摧毁敌方装甲车等地面目标。此外,这种无人机的图像传输质量也非常高,操作员可以通过VR眼镜和手柄操纵,实现对目标的精准锁定和打击。

  光纤制导无人机面临的问题

  一是光纤重量问题。以0.5毫米直径的光纤为例,搭配碳纤维和铝合金外壳时,其综合重量可能超过2千克,显著影响无人机的负载能力与飞行距离,降低了无人机的飞行性能。

  二是光纤释放机制的限制。光纤释放机制要求无人机必须与地面通信保持高度一致,限制了其灵活性。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,若滞空时间过长,极易受到战场环境因素的影响,甚至可能导致光纤断裂,这对其在复杂环境下长时间执行任务造成了阻碍。

  三是飞行时间和续航能力的局限。光纤制导无人机在飞行时间、续航能力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局限性,需要进一步改进和优化,目前还不能完全满足长时间作战任务的需求。此外,在战场上还有一款改装的光纤无人机实战中暴露出许多缺点,如命中精度不够高、续航时间太短、容易受到电子干扰后图像传输很不稳定且清晰度不高,需要普通的四轴无人机指示目标和配合作战行动。

  光纤制导的无人机实战运用

  2024年夏天,世界首架光纤无人机在战场上亮相时,视频显示有一条超细光纤线缆缠绕在无人机的一个卷轴上,在无人机飞行过程中逐渐松开。该型无人机的主要优点是不会受制于电子战系统。此后,社交网络上有大量视频显示,该型无人机轻松躲过追踪,在对方强烈电子干扰环境中击中了步兵装甲车或坦克,其效果远超传统的无线电控制无人机,引起了世界军工企业的广泛关注。

  在战场上,有一款FPV自杀式无人机,上面竟然带着一个光纤线轴,缠绕着长度为10.813千米的细光纤。这架无人机可“通过光纤进行有线控制,不惧怕任何电子战,并且能够传输高清晰影像”。这样一来,FPV自杀式无人机可以同时使用无线电和光纤制导,操作手通过光纤来控制无人机飞行和打击目标,可以避免敌方的反无人机电子干扰。还有一款利用AI视距技术图像来制导的无人机,操作员在距离目标数十米外的位置标定目标,随后自杀式无人机便会自主飞向目标,完成摧毁任务。

  目前,世界许多国家均提出过采用光纤控制的无人机,多数应用于系留式的无人机,其飞行高度几百米,通过一根光纤电缆与地面连接,可以供电和传输图像数据,但是无法飞远。

  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,军用无人机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技术革命,许多国家将无人机技术转向光纤,必将引发一场无人机技术的变革浪潮。(魏岳江)

【纠错】 【责任编辑:王金志】